AG捕鱼能不能玩

新闻动态

细究史料惊现谜题:陈诚杜聿明不惧李维恭,为何不敢惹文强吴敬中

发布日期:2025-02-04 21:23    点击次数:131

在电视剧《渗透》里,李维恭这位军统东北督察处中将处长(督查室主任)被手下的五个学生搞得团团转,还遭到了参谋总长兼“东北行辕”主任陈诚的痛骂,最后他只能选择以死相拼:留下了一封举报总务科上校科长许忠义的遗书,想拉着学生一起死,结果还是被齐公子齐思远和许忠义给识破,那封遗书最终被烧毁了,他算是白费劲了。

李维恭因为被学生气到,再加上陈诚的责骂,最终命丧黄泉。由此看来,《特赦》里的刘安国和《渗透》里的李维恭在历史上应该是不同的人。陈诚和杜聿明能骂李维恭,但绝不可能去骂刘安国的原型文强,更别提去骂吴敬中的原型吴景中了。

瞧瞧这里,有些读者可能要忍不住笑了:怎么说到东北那些保密局的特务,又跟战犯管理所和保密局天津站联系起来了呢?

哈哈,历史果然挺有意思的。你看那些特务回忆录,刘安国(文强)、吴敬中(吴敬中)和李维恭在东北那会儿关系可近了,几乎就是一前一后的搭档。不过,陈诚和杜聿明虽然能骂李维恭,却从没怪过文强和吴景中,更不会把东北丢掉的责任推给他们。尽管文强和吴景中当时确实是负责情报工作的,但他们也没被当成替罪羊。

军统局除了总部,还有大区和特区,但这些省站,比如云南的沈醉和贵州的陈世贤,虽然名义上归大区和特区管,实际上都直接听命于总部,不买特区头头的账。特区领导徐远举和周养浩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就不过问这两个省站的具体事务了。

李维恭对沈阳站的少将站长陈明没什么办法,这事儿确实有来头,陈明这人的原型估计就是当年军统局东北区副区长、沈阳站站长陈旭东,你们瞧这两个名字,肯定能发现点门道。

在枪林弹雨中,陈明生死命往机场狂奔,腹部鲜血直流,血迹浸透了他的衣服,他摔倒后顾不上清理嘴角泥沙,爬起来后依然冒着枪弹,艰难地一步步向前移动。

如果陈明的历史角色对应的是陈旭东,那么陈旭东应该没死,而是活到了1975年那次最后的特赦。当时和他一起被特赦的周养浩去了美国,但陈旭东的名字没出现在申请出国的名单上,所以他可能留在国内,在某个省的政协担任文史专员,甚至可能成为政协委员,因为跟陈旭东身份类似的,没出国的人一般都会有这样的待遇。

陈旭东在当军统(保密局)东北区副区长兼沈阳站站长的时候,他的正区长是大家熟知的吴敬中,这个人本名吴景中,在他被调到保密局天津站站长之前,他还担任过军统(保密局)东北区区长和北满站站长。

有些地方虽然有督查室或督察处,但并不全都有,因为有的地方这项工作是由其他人负责的。比如在电视剧《特赦1959》里,刘安国的原型文强曾是军统东北区的创立者,那时叫军统东北办事处。后来吴敬中成了区长,东北办事处的工作完成之后,文强就变成了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东北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所以有人认为文强也可能是李维恭的原型。

文强被说成是李维恭的历史原型,虽然有点依据但并不准确,因为文强确实是被晋升为“军统中将”,这还是因为第八战区的胡宗南司令长官和第十一战区的孙连仲司令长官一起保荐,加上戴笠的极力推动才实现的正式任命呢。

文强和李维恭都是军统在东北的督察中将,俩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这个身份。不过,他们俩在其他方面可就差得远了。文强跟陈诚和东北的保安司令杜聿明关系特别铁,几乎能当兄弟,陈诚和杜聿明对文强那可是另眼相看,杜聿明甚至不惜大费周章,让文强去徐州“剿总”当他的副总参谋长,这充分说明了杜聿明对文强的重视和信任。

文强确实教过特务,不过是在“中美合作所”,不是“临澧特训班”。许忠义也不可能从青浦班、临澧班再到息训班“留级”,因为这三个地方不是一回事,学员也不会有留级的说法。培训结束后,不管表现好坏,大家都会被分配工作:表现好的留在总部,一般的派到各省,而成绩普通的可能就要去当潜伏者了,像余则成、李涯这样的,其实起初也没啥背景。

看《文强口述自传》和沈醉的回忆录,我们就能明白,文强和李维恭根本不是同一个人。文强和陈旭东都是最后一批被特赦的人,特赦后他当了不少重要职务,比如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民革中央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这些职位都比李维恭后来得到的要好得多。

我们能断定刘安国这角色其实对应的是文强,而李维恭这个人物跟文强不沾边,这么一来,我们就能解释个有趣的现象:为啥陈诚和杜聿明老是抱怨李维恭,却不对文强和吴敬中开炮呢?

文强的关系网可是相当厉害,了解那段历史的都知道,他在南昌起义时就已经是贺龙部队里的少校连长,后来还当过二十三个县根据地的领导。就算他在后来改变了立场,老蒋和戴笠对他都挺给面子的,陈诚和杜聿明也得高看他一眼。而且,他和我方高层有亲戚,跟老蒋的儿子经国、纬国更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

文强在自传里提到,蒋纬国比他小十来岁,当年文强是少将,蒋纬国只是个上尉。因此,蒋纬国始终尊称文强为“学长”,自称为“后学”,而文强在给他的信中,就亲切地称他为“纬国弟”。

文强和蒋建丰交情很深,文强曾不想再做军统的督察处长,想转去长沙绥署当办公室头儿,结果蒋建丰特别邀请他当自己的助手。当时老蒋找文强谈话,宋师母每次都在,这事儿也反映出两家关系确实不一般。

陈诚是老蒋的女婿,文强又是老蒋的得意门生,他们俩关系好得不得了,从不会互相推卸责任。反观李维恭这类人,跟老蒋没什么交情,自然就常被军方大佬批得狗血淋头,这事儿在那时候的官场里是挺常见的。

杜聿明和陈诚因为各种原因,自然得给文强留点颜面,至于吴敬中,大家都知道他跟小蒋关系不一般,俩人在苏联读书时就关系亲密。吴在东北军统区当区长,还得负责盯着陈诚和杜聿明,他们俩巴不得拉拢他呢,怎么可能去骂他?

小蒋为了顺利接手大权,正在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的同学吴敬中曾先后担任军统西北区区长,监视胡宗南,又当过东北区区长,负责看管陈诚。胡宗南和陈诚都有可能成为下任领导人,所以他们与小蒋的关系非常微妙,彼此心照不宣,绝不会公开骂对方的心腹。

吴敬中之所以被调到天津担任站长,这多亏了小蒋的安排。尽管杜建时是跟小蒋一伙的,但杜建时从副市长升为市长后,在军事上还是没能插手陈长捷的事务,于是小蒋便决定让吴敬中去接替这个职位。

吴敬中不光是保密局天津站的头儿,还是天津警备司令部情报处的掌门人,这俩职位放一块儿,大家都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那我们就聊聊今天的最后一个悬念:要是许忠义和齐公子都是文强或吴敬中的小弟,他们还能那么嚣张吗?文强和吴敬中是不是能像玩儿似的,把李维恭搞不定那五个“学生”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